籃協啟動歸化,堅持文化認同血緣優先,四大入籍原則,學唱國歌。
中國籃協在四月底正式對外發布了《中國籃球協會入籍籃球運動員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標志著中國籃協正式啟動了歸化球員的進程。這一管理辦法的出臺,是為了更好地落實國家對籃球運動發展的戰略目標,并規范高水平入籍籃球運動員的引進和日常管理,以提升我國籃球競技水平,推動我國籃球運動的高質量發展。
在公告中,中國籃協明確提出了四大入籍歸化選拔原則:首先是文化認同,這是對入籍球員的基本要求,他們必須認同中國的文化與價值觀;其次,血緣優先,即考慮具有華裔背景的球員,這體現了對傳統血脈的尊重;再次是總量控制,意味著入籍球員的數量將受到一定限制,以保證整體管理的有序性;最后則是能力為重,強調球員的競技能力是決定其是否能夠入籍的關鍵因素。
除了上述原則外,中國籃協還對入籍球員的具體管理措施進行了詳細規定。這些措施包括球員需自覺接受興奮劑檢查、嚴格遵守賽風賽紀規定等。同時,接受入籍的體育局或俱樂部將有責任由教練員、領隊及時跟蹤入籍球員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中國的籃球大家庭。此外,還將對入籍球員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國歷史和現實國情。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中國籃協過去僅歸化過一位球員李凱爾,他在2023年籃球世界杯上代表中國男籃出戰,但未能帶領球隊完成出線任務。然而,面對其他國家球隊普遍擁有多名歸化球員的情況,中國籃球在世界舞臺上的競爭力仍顯不足。因此,中國籃協正在積極尋找更合適的歸化球員,提升球隊的整體戰斗力。據媒體爆料,CBA的多位外援如上海隊的洛夫頓、廣廈隊的布朗以及山西隊的迪亞洛等均成為潛在的歸化熱門人選。
這一系列的舉措顯示了中國籃協對于提升籃球水平的決心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籃球將迎來更多的歸化球員,為國家的籃球事業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