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政浩,遼籃實控人變動,資金壓力顯露。
在直播吧6月4日的新聞中,媒體人付政浩的言論引起了廣泛關注。他談及了遼寧男籃的最新動態,揭示了其背后的股權變更和資金鏈緊張的實際情況。
付政浩指出,遼寧男籃的實際控制人從劉子慶變更為劉伊林。這一變更并非是引入了新的投資人,而是疑似為了保護球隊而采取的策略。通過注冊新的公司殼子來變更實控人,可能是為了應對潛在的債務危機和資金鏈緊張的問題。
此前,遼寧男籃的注冊主體遼寧沈陽三生飛豹籃球俱樂部由遼籃體育文化有限公司全資持有。而遼籃體育文化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劉子慶曾持有80%的股份,張建華占股20%。然而,最近的消息顯示,遼籃體育已經將其持有的所有遼籃100%股權全部質押給了銀行。這一舉動被外界解讀為遼籃體育資金鏈的極度緊張。
就在近日,遼籃體育進行了增資擴股的操作,新注冊的遼籃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為了遼籃體育的大股東,占股比例高達75%。這使得劉子慶的持股比例大幅下降至20%,而張建華的持股比例也降至5%。而如今,遼籃體育的100%股權都屬于自然人劉伊林,他間接持有遼籃飛豹75%的股權,從而取代劉子慶成為新的實控人。
通過深入剖析股權結構,可以發現劉伊林與衡業集團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新注冊的遼籃體育公司雖然注冊資金只有300萬,但其認繳資金在投資遼籃體育時高達7500萬。這種母小子大的股權架構,既能在控股之余因注冊資金少而作為有限責任公司規避風險,也是對資金壓力的一種巧妙應對。
這種復雜的股權操作和實控人的變更,很可能是因為遼籃體育公司自身陷入了債務危機。通過重新注冊新的公司殼子,即遼籃體育,試圖暫時保住對遼籃的股權。此前的四川金強男籃也采用過類似的方式進行了注冊主體的變更。回看遼籃母公司近日的這一系列股權操作,至少可以證明一件事:他們的資金鏈確實非常緊張,債務危機隨時可能爆發。因此,他們未雨綢繆地通過股權轉移的方式來試圖躲避債權人的追責。
盡管實控人從劉子慶變更為劉伊林,但從股權穿透的角度來看,這兩位自然人仍然與衡業集團有著緊密的聯系。相信在未來的股權層面,還會有持續的動作來徹底將自然人和衡業集團切割開來。這背后的一系列操作,無疑給遼寧男籃的未來帶來了更多的變數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