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超,國際足聯急?
作者 | 燕梳樓
當南京奧體中心被六萬名熱情的球迷擠滿,四十度的高溫下他們的吶喊聲震耳欲聾,仿佛整個城市都為之沸騰。在這片狂熱的氛圍中,數以十萬計未能搶到門票的真愛粉,卻在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五十個“第二球場”里,以看小龍蝦、喝冰鎮啤酒的方式同步觀賽,將這場南京與蘇州的省會德比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這場德比戰不僅創下了蘇超開辦以來的最高現場觀賽紀錄,也刷新了中國業余足球賽的觀眾紀錄,把中超遠遠甩在身后。網友們戲謔地調侃道:現在最急的應該是那個一直暗中觀察的國際足聯。他們心里估計都快急瘋了:中國這么大的市場,這么能花錢的球迷,怎么就是進不了世界杯呢?
隨著2030年世界杯的臨近,國際足聯打算擴大參賽隊伍至64支,其中亞洲賽區的名額將增至12個。這無疑是為了讓中國隊有機會進入世界舞臺而做出的努力。而這一切并非因為國際足聯對國足的特別偏愛,而是他們看中了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一個省級聯賽就能帶動3億消費,這么大的蛋糕怎么能不讓人眼熱心饞?
一、全民造梗運動火爆出圈
蘇超的火爆起源于其草根性質,大家可以在網上隨意調侃,從而形成了一種全民造梗的運動。一句“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的離經判道,讓蘇超迅速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上圈粉無數。據網信江蘇發布的首份蘇超賽事影響力報告顯示,95.2%的江蘇人都知道蘇超,其中大部分人是因為網絡熱點話題的帶動而關注。
二、消費“最強引擎”的誕生
蘇超的話題熱度不僅讓各大城市文旅的流量暴增,也成功地將線上流量轉化為線下的“留量”。比如常州主場對南京那一戰,據報道有15萬人涌入常州,不僅帶動了當地的旅游業,也讓線上的訂單、門票、酒店、美食等消費飆升。
三、線下消費引爆,美食與足球的完美結合
隨著賽事的進行,贊助商們嗅到了商機。從最初的幾家到現在的十幾家,官方贊助席位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各大品牌商紛紛下場爭奪贊助商席位,借賽事熱度推廣產品。而球迷們除了觀賽的樂趣外,還能享受到真真切切的到手福利。當足球遇見美食,消費的火花瞬間迸發。據抖音生活服務數據顯示,開賽僅一個月,江蘇省抖音團購銷售額同比增長63%,其中鹽水鴨、小龍蝦等地域美食成為最受歡迎的“觀賽搭子”。
四、抖音平臺的轉化之道
面對洶涌的消費熱潮,抖音生活服務與地方政府、商圈緊密合作,將線上熱度轉化為線下實實在在的銷售數字。通過特別設置的“蘇超”球迷打卡專區、發放消費券、商家惠民補貼等活動,進一步刺激了消費市場的活躍度。
五、賽事經濟的江蘇密碼
蘇超的成功背后,是江蘇獨特的區域經濟格局與文化底蘊在發揮作用。專家認為,多元包容的文化、雄厚的經濟基礎、均衡的區域發展是蘇超成功的三個關鍵支撐。而這種均衡發展也塑造了江蘇十三市居民強烈的自信自強心態,為賽事提供了堅實的社會經濟基礎。
隨著蘇超的風靡全國,越來越多的賽事開始模仿這種模式。而江蘇十三市的商家們也早已嘗到甜頭,單是南京一個周末的文旅消費就創下27億元的高峰。如何讓流量成為留量,答案或許就在這些由10元票根撬動的3億消費賬單里。足球在這里不僅是運動,更是一種新消費主義的體現。
六、總結
蘇超的成功不僅僅是一場足球賽事的成功,更是一種新的消費模式和經濟形態的成功。它以低票價、高參與度的模式激發了城市榮譽感與集體認同感帶動了多領域消費增長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鑒的樣本那就是如何將地方文化和情緒價值與消費市場相結合從而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