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報:選本土年輕教練,更優選韓籍主帥執教中超。
雷速體育在8月1日發布的新聞報道中指出,對于中國足球超級聯賽(中超)再次選擇韓國主帥執教的問題,有觀點認為,與其如此,不如大力扶持和培養本土的年輕教練。
據《足球》報道,近期韓國媒體爆出K1聯賽衛冕冠軍蔚山HD已經決定解雇他們的主帥金判坤。然而,有韓媒透露稱金判坤極有可能成為本賽季中超的第四位韓國教練。早在去年他執教馬來西亞隊時,就已傳出個別中超俱樂部對其頗為欣賞的消息。近期更有中間人在積極向中超俱樂部“推銷”金判坤。
然而,該媒體進一步指出,盡管韓國教練在中超聯賽過去有著良好的表現和“性價比高”的傳統印象,但本賽季他們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南基一與河南隊的合作因長時間拉鋸最終結束,崔康熙與山東泰山隊的關系也變得高度緊張。雖然成都蓉城的徐正源是今年表現尚可的韓國主帥,但也正面臨著與俱樂部的信任危機。
對此,有觀點認為中超俱樂部應該學習韓國足壇的成功模式,即培養和重用本土教練。韓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踢而優則教”的體系,許多退役的球星如金度勛、黃善洪、洪明甫、崔龍洙等都在足球教練領域持續涌現。尹晶煥就是一個例子,他在J聯賽執教后回到了韓國。這種教練人才的良性循環得益于韓國足協和K聯賽俱樂部的系統性支持。
與此同時,中國本土的年輕教練如邵佳一、鄧卓翔等人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中超俱樂部應當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和資源,從性價比和加速本土教練更新換代的角度來看,投資于這些有潛力的本土年輕教練比繼續聘請在中超日益難獲成功的韓國教練更有價值。將資源投向可能成功率不高的韓國教練,不如用同等甚至更少的資源來扶持和培養新一代的本土教練。中國足球的振興不僅需要新的球員力量,同樣需要新一代的本土教練成長起來,以形成完整的人才培養閉環。這樣的循環將有助于中國足球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