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腿,京東保票,蘇超保險新玩法。
本報記者吳敏報道于北京,當“沒有假球,全是世仇”的口號響徹球場,常州賽區更是以“常州打響筆畫保衛戰”的熱搜話題成為公眾焦點。這一切的背后,是2025年“蘇超”聯賽的破圈之勢,它以無可比擬的魅力點燃了這個夏天的體育熱潮。
場場爆滿的觀眾席,一票難求的火熱場面背后,一場金融機構的“暗戰”悄然打響。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人保等保險巨頭,以及總冠名商江蘇銀行,紛紛以深度合作姿態涌入這片體育營銷的新藍海。他們借勢頂級流量,重塑品牌形象,挖掘年輕客群,以期在體育金融的未來版圖中占據一席之地。
蘇超聯賽的火爆程度,為保險公司提供了品牌宣傳的良機。首都經貿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蘇超球員身份構成具有高度社會代表性,為保險公司提供了破解業余體育風險精算難題的關鍵數據。蘇超賽事為保險公司提供了真實場景下不同年齡、職業、運動強度的風險發生概率樣本,為開發創新產品提供了數據支持。
江蘇本土險企紫金保險作為官方供應商,量身定制了賽事綜合責任險、工作人員意外險、公眾責任險,為賽事組織者、工作人員以及現場觀眾編織了一張全方位的風險防護網。隨后,中國平安、新華保險等公司緊隨其后,通過與賽事的合作,將專業保障和極速救援帶到蘇超賽場。
以中國平安為例,其推出的“黃金腿”保險聚焦職業運動員下肢保障,為南通隊全體球員提供了總保額超4460萬元的專屬保障。同時,平安還為現場觀賽球迷提供公眾責任險,將安全保障延伸至觀眾席。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僅提升了保險公司的品牌影響力,也為體育賽事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而金融機構對蘇超的競逐,并非一時心血來潮。其聚集的年輕、中年主力消費人群,正是金融機構夢寐以求的目標客群。贊助蘇超賽事,不僅可以為健康險、意外險等產品嵌入真實應用場景,還可以通過延伸服務如運動健康APP、體檢、康復、營養管理等,形成健康+服務的閉環。
體育賽事所承載的拼搏、活力、團結精神,與金融機構渴望傳遞的穩健、可靠、積極向上形象天然契合。保險機構通過支持區域性體育賽事,既彰顯了企業社會責任,又培育了潛在保障需求人群,形成了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雙向循環。
盡管如此,我國體育保險市場仍處發展初期,面臨諸多挑戰。如風險評估和數據積累不足、產品同質、定價粗糙、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面對這些挑戰,專家們給出了建議。包括加強產品創新、與體育機構建立緊密聯系、提升市場認知、加強科技賦能等。同時,建立專項數據庫與風控模型、豐富產品形態與渠道、推進場景化保險嵌入以及完善行業標準與監管機制等也是破局的關鍵。
蘇超的爆紅,不僅展現了中國體育產業的活力與無限可能,也為金融機構提供了一個基于流量紅利捕獲、品牌形象煥新、政策東風借力以及未來賽道卡位的戰略行動的機會。在政策持續推動、市場需求覺醒、機構創新求變的多重合力下,體育保險這片藍海的航道正逐漸清晰。未來,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和創新,體育保險必將惠及更廣闊的市場,為人們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保障服務。